DB11T 1063-2014 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ID

A2768BE5A5FE4C38BEC705FCCFAD5267

文件大小(MB)

0.26

页数:

3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4-4-25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27.010,F 01,备案号: 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063—2014,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and,management in central heating system,2014 - 02 - 26发布2014 - 06 - 01实施,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I,目 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节能管理制度.. 4,4.1 一般规定.. 4,4.2 节能档案信息管理 4,5 热源的运行管理 4,5.1 一般规定.. 4,5.2 燃煤锅炉.. 5,5.3 燃气(油)锅炉.. 5,5.4 热力站. 6,5.5 供热量调节 6,5.6 循环水泵的节能运行. 7,5.7 水质管理、水系统防腐.. 7,6 室外供热管网的运行管理. 8,6.1 室外供热管道维护 8,6.2 室外供热管道调节 8,6.3 地暖系统应采用通断时间面积法实现温控和热计量功能。.. 9,7 室内供暖系统的运行管理. 9,7.1 一般规定.. 9,7.2 室内供暖系统维护 9,7.3 室温调节.. 9,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基础性资料管理. 10,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综合效能测定及系统平衡调试. 20,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经济运行指标 32,附录 D(规范性附录) 能效测评. 33,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供热协会、北京首建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希克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远意通供热公司、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北京新城热力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刘慧敏、黄维、李旭刚、王魁吉、史登峰、王建兵、付林、赵江滔、丁琦、张寒晶、,王雅珍、刘兰斌、郭维圻、赫迎秋、孙作亮、刘春义、陈惠、祝京川、韩振梅、王颖娟、刘延宁、孙绍强、,董福麟、王建明、鲁丽萍、赵文彬,DB11/T 1063—2014,1,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热系统的节能管理制度、热源的运行管理、室外供热管网的运行管理和室内供暖系,统的运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其他建筑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044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标准,DB11/T 598 供暖采暖系统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分区分时控制技术zone control system,是可以根据热用户所在位置、供暖时间段和供暖温度的不同需求分别进行调节控制的技术,可由集,成在供热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中的一个功能模块来实现,3.2,管网输送效率efficiency of network,各热力站输入热量之和与锅炉房输出热量之比为一次管网输送效率;各建筑物热力入口输入热量之,和与热力站输出热量之比为二次管网输送效率,3.3,耗电输热比 ratio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ied heat quantity,单位耗电量的输热能力,即供热量与循环水泵运行功率之比,3.4,供热系统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cy ratio,热源机房的供热量与总热量之比,DB11/T 1063—2014,2,3.5,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 heat reusing device used in boiler flue gases,设置在燃气锅炉尾部用于回收利用烟气显热和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时放出的潜热的烟气冷凝换热装,置,4 节能管理制度,4.1 一般规定,4.1.1 应建立节能管理制度和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设立专人或专业部门负责节能管理工作,形成文,件,4.1.2 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信息管理应按DB11/T 598的相关要求执行,设备档案表和,设备代号编制可参见附录A,4.1.3 应定期开展能耗统计分析,以热源或热力站为单元,按生产周期(日、周、月、年)对燃料消,耗量、耗电量、耗水量进行统计,并对生产部门和运行班组进行节能目标考核,4.1.4 新建工程竣工验收后或节能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后,供热运行单位宜在第一个供暖期进行综合效,能测定及系统平衡调试,测定内容可参见附录B,4.1.5 应对运行人员进行节能培训,建立节能培训考核档案,4.1.6 应按供热规模配备便携式测温仪计、便携式超声波流量测量仪或便携式超声波热量表,宜配备,水力平衡阀配套专用仪表、管道捡漏仪表和便携式烟气分析仪,4.2 节能档案信息管理,4.2.1 供热运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燃料消耗量、热源和热力站供热量、建筑耗热量;,——循环水流量、补水量、耗电量等;,——室外空气参数(气温、日照条件、风力);,——热用户测温记录;,——水质化验报告;,——煤质工业分析报告,5 热源的运行管理,5.1 一般规定,5.1.1 运行中应监测锅炉房的燃料、动力、补水……

……